学习推广技术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微信收费 我们还会用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08:1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来,围绕微信是否收费的话题不断被媒体热炒和传播,运营商和OTT的竞合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敏感程度,三大运营商之间对待OTT的态度也颇为微妙,风口浪尖的微信到底该如何发展呢?

  运营商缘何按耐不住

  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有个必须提及的词就是OTT(Over the top,指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业务)业务,正式因为OTT触及到了运营商的赖以生存的短信、话音、甚至国际电话业务。

  随着腾讯微信商业化进程加快,运营商与腾讯间的气氛日益微妙。事实上,如何应对腾讯乃至更多OTT厂商的挑战,已经成为令运营商彻底辗转难眠的一道大考之题。

  我们不妨来看一组数据,根据中移动2013年一季度业绩营收1347亿元,净利润达到278.799亿元,净增1601万用户,用户总数达7.2631亿户;新增3G用户2644万,用户总数达到1.1437亿户。

  这个曾被认为中国最赚钱的国有企业在用户净增长的情况下第一季度利润同比增长仅0.3%,几乎等同于停止增长;而且不妙的是,平均每月每用户通话分钟数同比下降了2.98%,大量的用户正从2G转向3G.

  语音通话的重要性有多大呢?这么说吧,2012年,中国移动营收5604亿元,其中语音业务收入就达3680.25亿元,占总营收的近66%。

  这可能也是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运营商高度关注微信的原因。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曾直言,OTT对电信行业的传统业务有替代性,“如微信替代了短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语音和彩信,这就是最大的威胁”。最重要的一点是微信正在这么干。

  如果只想用“阻断”的方式来试图阻止互联网的浪潮,对于运营商那将是大错特错的事情。虽然能在应对OTT的影响上起到一定作用,但从长远看,移动运营商提供类似OTT的业务却是必然的选择,其中包括直接提供类似功能强大和便利的服务,也包借鉴OTT业务的商业模式提供服务。

  微信的产品属性

  号称“QQ马甲”的微信是腾讯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在线沟通软件,目前最新的版本支持视频通话,发送图片等功能,也正是因为这一“致命”的产品功能,触及了运营商的短信、彩信和语音通话等核心业务。

  目前拥有3亿用户的微信大部分的用户来自QQ用户的导入以及手机通讯录的好友。无论是来自弱关系的QQ用户还是强关系的手机通讯录好友,都有着沟通的需要,无论这种需求是传输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通话,甚至是社交关系,微信都可以满足,其最大的看点还是在基于关系的管理和沟通上,严格意义上而非媒体。

  如果微信一定要在商业化方面取得突破,那一定是在基于关系管理的方面取得进展。

  微信是否收费

  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一定要清楚市场的主体有电信运营商、软件服务商、终端用户,到底是谁向收费的问题。

  作为基础架设的运营商来说,从来都是高枕无忧,在自己铺设的“道路上”想怎么收费就怎么收,电话费也好,短信费也罢,更不用说流量费。当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OTT业务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就试图用阻断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再从这个问题的另外一面分析,用户在使用微信付了流量费以后,为何还要二次付费呢?即使占用更大的信令资源,也是微信和运营商之间要解决的问题。

  4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在会上对近日微信收费等热门话题作出了回应,他表示,微信是否收费完全由市场情况自主决定,政府部门没有干预。

  不靠谱的微信支付

  微信携手“同门兄弟”财付通,正对第三方支付市场摩拳擦掌。财付通(腾讯旗下第三方支付工具)负责人日前表示,微信并未单独申请第三方牌照,而是将与已经获得支付牌照的财付通在支付环节展开合作。预计今年年中,微信的移动支付功能将与公众见面。

  如果腾讯指望在微信商业化方面依靠微信支付取得突破,那将是个错误的决定,微信支付目前从实现上基本会用二维码的方式内部转码,最终产生一条支付的链接,完成支付,从技术上可以完成。但是很难想象用户会通过微信来完成一次在线的交易,尤其是在缺少电商生态体系的腾讯。

  如果一定要给微信支付一个理由的话,那一定是给用户多个选择,微信也可以支付。

  微信的商业化探索

  在PC和手机上的QQ为腾讯公司带来了400多亿的营收、100多亿净利润。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些用户将向微信转移,微信目前还没有为腾讯公司带来任何可预见的收益,将来甚至还给运营商交额外的通道费,所以微信商业化的趋势是必然的。

  其实腾讯在微信的商业化方面一直在不断的探索和试验,从微信的会员卡到平台的开放,再到公众平台,腾讯在不遗余力的进行全方位的摸索;面对着运营商的压力,怎么样展开合作和共赢,对于“小企鹅”来说,都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内容来自互联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分享到新浪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学习推广技术网 ( 沪ICP备12001518号-2  

GMT+8, 2024-6-1 10:30 , Processed in 0.17985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